2025年7月1日,美国五角大楼宣布暂停向乌克兰提供30枚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、8500枚155毫米炮弹以及142枚“地狱火”空地导弹。这个决定是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大规模空袭的第四天作出的,期间俄罗斯发射了537枚导弹和无人机,向乌克兰全境发动了猛烈打击,而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此时正面临严重的弹药短缺,亟需支援。
顿巴斯前线的乌克兰炮兵部队在面对俄军日均发射3000发炮弹的压力下,陷入了“炮弹荒”——乌军的回击火力远远无法与俄罗斯的炮火对抗,仅为俄军发射数量的十分之一。特别是被暂停交付的“爱国者”导弹,它们是乌克兰防御俄军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的关键设备。然而,“爱国者”导弹的年产量仅为450枚,且美军库存已接近“危险低位”;而155毫米炮弹的生产能力和乌克兰的需求之间存在着40%以上的缺口,令乌军的炮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保障。至于“地狱火”导弹,由于中东冲突的消耗,它们的库存也面临严峻考验。
德国媒体评估指出,如果美国继续中断对乌援助,乌克兰的西方武器库存可能在夏末耗尽,防空系统随时面临崩溃的风险。白宫将暂停援助的理由归结为“保障本土安全”,但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现实压力:
首先是军工产能瓶颈。波音公司生产的“爱国者”导弹因稀土元素短缺,扩建生产线的进度严重滞后,导引头的产能提升也十分缓慢,目前的月产量仅为48枚。此外,中东战场对精确制导武器的消耗,也导致美军装备的调配出现失衡,东线和西线的需求矛盾愈加突出。
展开剩余68%其次是美国国内政治风向的变化。特朗普政府一再强调“美国优先”,防长缺席了乌克兰防务会议,明显暗示美国战略重心已经发生转移;而在2025年3月,美乌领导人的会谈破裂后,乌克兰的军援便开始显现暂停的迹象。此次决定被外界解读为美国意图迫使乌克兰走上谈判桌的信号。
更为复杂的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。援助乌克兰的资金中,约有70%会回流到美国军火商手中。然而,过度消耗库存不仅影响美军自身的武器储备,还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。比如防雷车,三年间价格暴涨了85万美元。通过断供,美军可以维持高价销售,并确保自身装备的安全。
俄罗斯则敏锐地抓住了美国援助暂停的窗口期,开始强化自己的进攻。6月28日的空袭中,俄罗斯以477架无人机消耗了乌克兰大量的防空导弹,随后又以60枚导弹攻击了乌克兰的关键目标,使乌空军损失了三架F-16战机。在地面战场上,俄罗斯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集结了大量兵力,而乌克兰则因为炮弹供应不足和兵员短缺,防御压力剧增。
更加严峻的是,西方援助已占据了乌克兰财政支出的87%,如果美国继续断供,这将引发乌克兰的债务危机,进一步削弱其战争潜力。乌克兰政府转向欧洲寻求援助,但由于欧洲国防工业长期依赖美国的技术支持,承诺提供的装备中有40%需要得到美国的批准。例如,德国能够提供的防空导弹数量仅为350枚,这些援助几乎微不足道。
与此同时,欧洲内部的战略分歧日益加剧,部分国家呼吁与俄罗斯展开和谈,而另一部分则主张继续对抗,这削弱了西方对乌克兰支持的统一性。波兰和韩国等国趁机扩大其军工市场份额,这也暴露了西方军工体系在长时间冲突中的一些系统性缺陷。
俄罗斯在美援暂停后释放出谈判信号,提出希望基于现实控制区达成停火协议,而美国则明确表示只关心“全面停火”,并无意干预停火条件。专家分析指出,如果美国的援助长期中断,乌军的防线可能会在三个月内崩溃,泽连斯基政府将丧失谈判的主动权。顿巴斯前线士兵的感叹道出了这一现实:“当大国停止输血,小国的战场命运便已注定。”
这场危机揭示了现代地缘博弈的残酷逻辑:在“美国优先”和“现实停火”这种强权话语的压力下,乌克兰的战略选择空间正在被压缩到极限。而全球防务格局也因此加速重构——当“爱国者”导弹停滞在运输码头时,俄罗斯的装甲部队已经推进至顿巴斯的前沿,乌克兰的命运正在以炮弹消耗的速度,逐步走向一个关键的节点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